怎样才能补锌?
人气:
21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8 07:16:41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以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兴起了补锌热,当家长遇到孩子稍有食欲不好就考虑可能是缺锌引起的,于是赶快到医院去检查孩子是否缺锌,或者去商店买些加锌的食品给孩子吃。由于盲目补锌,有时会锌过量引起中毒。
有学者曾对大鼠进行研究,给大鼠服锌达到中毒量,结果在血清锌尚无明显增高时就已有肝、肾、脾等脏器含锌量的升高,组织出现超微结构的变化。随着继续增加锌的剂量,血清锌浓度便明显升高,肝肾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有明显损害。尽管锌较其它重金属元素的毒性相对较低,但过多摄入一样有害。临床也已有因服过量锌引起中毒性肝炎的报道。
休 闲 居 编 辑
儿童缺锌的表现常见为食欲减退、味觉迟钝、嗅觉异常、异食癖、上腹疼痛、复发性口腔溃疡、皮炎、性成熟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生长迟缓、精神萎靡等。但是,有些不是由缺锌引起的疾病也可表现出上述症状,反之,儿童由于缺锌程度轻,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所以单纯根据症状就判断是否缺锌是很困难的,必须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检查儿童是否缺锌,各医院多采用两种方法,即测头发中的锌含量和测血液中的锌含量。究竟用哪种方法测锌的含量比较可靠,各家意见尚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血锌对近期体内锌的变化较灵敏,而对长期或慢性因素引起的缺锌不如测发锌可靠。但由于影响发锌测定结果的因素很多,如头发易被含锌物质沾染,会影响发锌的测定结果。但血锌也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感染、饮食、肝肾疾病等。因此诊断儿童是否缺锌,还应结合症状、体征及有无缺锌史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若补锌后症状得到改善,也可说明有缺锌。
小孩究竟吃多少锌比较合适?每日正常需要量为:6个月以下3毫克,6~12个月5毫克,1~13岁10毫克,13岁以上15毫克。若要补锌,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剂量应小于每日每公斤体重0.5毫克,服药时间少于两个月可能较为安全。切忌盲目服用。
儿童诊断缺锌后该如何补锌呢?应根据缺锌的原因和轻重度决定补充多少剂量和服药时间长短,在服药期间应观察其疗效,以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是比较安全的,不至于补锌过多。另外,家长还应注意不要自己随便买添加锌的食品当补品,长期服用,这会造成锌入量过多。
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锌较多的有牡蛎、胰脏、肝脏、血、瘦肉、蛋、粗粮、核桃、花生、西瓜子等,一般蔬菜、水果、粮食均含有锌,平时只要饮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会造成缺锌。
儿童补锌,多吃馒头少吃米!
现在不少父母都很重视给孩子补锌,盲目地吃各种补剂、保健品。可是,他们对孩子为什么会缺锌,该怎样判断孩子缺锌,以及到底应该怎么补锌并不清楚。本版采访了相关业内专家,为您一一做出解答。
2005年1月7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公布的“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儿童缺锌比例达39%。
2005年4月13日,长沙市4个城区的妇幼保健所联合对1600名0—3岁儿童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有63.7%的儿童缺锌。
2002年6月26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一项针对3000名3—5岁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1%的幼儿缺锌。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表示,由于现在社会上对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尚不统一,所以调查数据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误差。但可以肯定的是,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应该予以重视。
米是造成锌缺乏的重要原因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缺锌感到困惑,“现在生活水平不低,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怎么会缺锌呢?”
美国willing生物医学集团生物制药研究中心柴雨力博士对此解释说,主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大多数人主食吃米、吃面已经是一种习惯,但实际上,在米面中存在一种叫做植酸的物质,它能够与锌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使得人体无法正常吸收,导致缺锌,少年儿童缺锌就会影响正常发育。
不过,存在于主食中的植酸也有一个特点,如果把它发酵,植酸就会减少,不再对锌的吸收产生影响。因此,吃馒头、面包就比吃米饭更有利于锌的吸收。
在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就能看到很明显的对比:习惯吃馒头的北方人长得比较高,而习惯吃米饭的南方人则相对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跟锌的摄入量有关。另据调查,吃面包的西方人,缺锌状况就相对较少。
挑食的孩子容易缺锌
虽说米、面跟孩子缺锌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全都归因于此。如果孩子原本就吃得不够,即使全吸收了,也很难达到正常水平。戴教授告诉记者,有些孩子挑食挑得很厉害,尤其那些不爱吃肉的孩子,摄入锌元素太少,极其容易缺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