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拜求治疗方法--关于先天性白内障--急急急
人气:
26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01:36:12
>>>>>>>>提问表弟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发现是先天性白内障,那时已经快看不见了在他眼前放小玩具他都不为所动,后来带他到北京去治疗了,第一次是一个老专家正好那天他难得的空闲,治疗很顺利,后来又去了,但是那时那位老专家的身价已经非常高了而且没有后门根本见不到他,那时小姨家的条件不好,所以这次就勉强找了其他的医生,当时不觉得怎样,后来弟弟就开始出现斜视症状。他现在已经13岁了,从小就带个大眼镜,如果这样可以让他像正常人一样也可以阿。可是从去年开始,他的视力开始下降了,现在他已经看不见黑板上的字,他是一个非常聪明也非常乖巧的孩子,学习很刻苦,看不见字他就听同学读,自己用心记,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要被剥夺学习的权利呢?前两天小姨带他去北京,希望通过手术让孩子保持好的视力,无论花多少钱都行。可是最后的答案却是他不能再读书了否则面临的只有双目失明,小姨听了之后大哭,死的心都有,他还这么小,不让他读书了,他能干什么?我不相信,现在医疗这么发达难道真的没有什么方法么?一次手术失误就要断送一个孩子的一生么?他是一个非常听话非常聪明非常刻苦也非常坚强的孩子?还请好心人帮忙想想办法,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让他保持现在的视力,能让他继续读书就行了。资金不是问题。在此写过各位了!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先天性白内障
[ 概述]
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发育、生长障碍所引起。发生原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与染色体基因有关,有遗传性;外源性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性疾病对晶状体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3个月内患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或甲状腺机能不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
[ 症状体症]
1.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侧、静止性,少数出生后继续发展,偶有至儿童期或少年期才开始影响视力者;2.按晶状体混浊的形态、部位分为六种类先天性白内障,常见的有:
(1)前极白内障
(a)因胎胚期晶状体泡沫以外胚叶完脱离所致。
(b)双眼晶状体混浊对称,位于晶状体前囊的正中,成一圆点状,有时突出于前房呈金字塔形,一般范围较小,不影响视力。
(2)后极白内障
其混浊位于晶状体后囊正中,此种白内障虽然多为静止性,但因接近眼球光学结点,固对视力有影响。
(3)绕核白内障(板层白内障)
较常见,双侧对称,胚胎核多;较透明,其特征是围绕胎儿核的板层混浊,在核周围有许多带形混浊包绕,并有许多条索样混浊骑跨在带形混浊区的赤道上。其视力下降程度与中央区核混浊的大小及密度有关。
(4)冠状白内障
(a)常双侧对称,不少有遗传因素;
(b)晶状体混浊多在青春期后不久出现,位于周边皮质深层,混浊呈大小不等的短棒状,水滴状,其圆端指向中央,放射状排列,形如花冠。
(c)为静止,晶状体中央透明,不影响视力。
(5)全白内障
(a)双侧对称的晶状体完全混浊。
(b)可以是遗传性,常合并其他眼部畸形,也可以由子宫炎症引起。
(6)膜性白内障
(a)为完全性白内障液化所致。
(b)两层囊膜间可夹有残留的晶状体纤维或上皮细胞,使膜性白内障呈厚薄不均的混浊。
[ 诊断依据]
1.有遗传史,与染色体基因有关,或者母体怀孕最初3个月时患风疹,水痘或腮腺炎病等病毒感染病史。
2.自幼发生为双侧性,静止性,仅少数病例出生后可继续发展,混浊区与透明区分界清晰。
3.混浊部位和范围,形态决定了混浊和视力下降的程度。
[ 治疗原则]
1.静止性:对视力影响不大者,一般不需要治疗。
2.明显影响视力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宜在3-6月时进行手术,最迟不超过2岁。
3.术后要及时进行屈光矫正,包括眼镜、角膜接触镜等,3岁以上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4.白内障手术后应及时地积极治疗弱视。
[ 疗效评价]
1.治愈: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无并发症,无合并眼部其他先天异常及弱视者术后视力有所提高。
2.好转:有手术并发症,视力略有提高。
3.严重手术并发症,视力无提高或失明。
[ 专家提示]
本病应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晶状体后纤维症、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及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鉴别,以免延误治疗。影响视力,阻碍视功能的先天性白内障应尽时早施行手术,并应注意手术后对弱视的防治。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56/1/class015600001/hwz137017.htm
http://www.37c.com.cn/medicine/medicine01/24/2408005.xml
≡ 查看、发表评论 ≡